桐油
厂家联系电话 张经理
座机 027-83325093
- 中文名称: 桐油
- 中文别名: 桐树油
- 英文名称: tung oil
- 英文别名: Tung oil substitutes; Tung oil; Tung oil [Oil, misc.]
- CAS号: 8001-20-5
- EINECS号: 232-272-3
- 外 观:澄清,透明液体
桐油为脂肪酸-三酯混合物。桐油和木油色泽红色,金黄或-,都是优良干性油
产品用途:用于生产油漆等 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,具有干燥快、比重轻、光泽度好、附着力强、耐热、耐酸、耐碱、防腐、防锈、不导电等特性,用途广泛。它是制造油漆、油墨的主要原料,大量用作建筑、机械、兵器、车船、渔具、电器的防水、防腐、防锈涂料,并可制作油布、油纸、肥皂、农药和医学用呕吐剂、杀虫剂等。
桐油是将采摘的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,加工提炼制成油桐的工业用植物油,整个过程为物理方法。桐树是多年生木本林木,生长在远离城市的山区。抗病虫能力特强,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须施肥和农药。桐油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,它具有迅速干燥、耐高温、耐腐蚀等特点。桐油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,广泛用于建筑,油漆、印刷(油墨)、农用机械、电子工业等方面。
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,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,能源供需矛盾日益显现,以油桐为主要的生物质能源作为替代能源将是我国的必然选择,加之我国工农业、渔业的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国内桐油需求量将会大大增加。
包装:190/桶
性状:油状
关键词:桐油哪里有卖,桐油价格是多少,桐油现在行情怎么样,桐油有什么用途,桐油在哪儿买,桐油原料那里有卖,桐油原料生产厂家,桐油原材料,桐油哪个厂家好,桐油哪个厂家便宜,湖北桐油生产厂家,桐油湖北生产厂商
湖北兴银河化工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11月,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王家墩商务区,在汉口火车站西南角,紧临天河国际机场,交通十分便利。
公司是以无机化工、有机化工等精细化工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。与宜化集团,兴发集团,安徽晋煤,当阳华强,巨化集团,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。
在高速发展的今天,我们一直抓紧机遇,秉承“质量是生命、诚信是灵魂”的企业宗旨,立志把企业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化工集团公司。我们愿与广大新老客户真诚合作,携手并进,共创双赢!
搜索湖北兴银河化工有限公司,可以在公司网站了解更多信息及产品,欢迎大家选购咨询!
经营使命:兴银河——提供满意的产品,优质的服务以一流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,满足市场的需求,是兴银河为之奋斗的使命追求。质量方针:全国一流 领跑市场在总经理的领导下,公司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,明确要领先同行业。
产品订购指导:
1、订购信息:如果您有订购产品意向,烦请向我们的销售人员传真或信息准确联系人姓名,电话,收货地址,资料等相关信息。如您对产品特性及技术指标有特殊要求,可以提供质检单和相关产品的资料
2、付款方式:款到发货,节假日正常发货,来公司交现款,做合同打款到公司账户,打款到财务卡上都可,,如有疑问欢迎咨询。
本公司郑重承诺:
1、凡在本公司购买的产品,在同一时段内一定做到同行业最低价。量大详谈。
2、本公司视产品质量为第一服务准则,本公司产品发货前都有严格的质量品检,同时我们也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,如有质量问题可退换货,如需办理退换货,若无质量问题,不接受退换;如有质量问题,我们承担运费,3天内处理,如有问题,售后客服会及时与您取得联系。
3、本公司和各大快递公司、物流公司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,优先发货且运费实惠。
4、坚持客户至上,用心服务。我们坚信,销售永远都是都是从售后开始的。
资讯新闻
中化新网讯 10月10日,国家统计局、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《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》,2016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比上年增长10.6%,这是自2012年以来研发经费增速持续4年下滑后的首次回升,也是研发经费在经历了2014年、2015年连续两年个位数增长后重新回到10%以上的增长速度。其中,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研发经费为840.7亿元。
公报显示,2016年,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15676.7亿元,比上年增加1506.9 亿元,增长10.6%,增速较上年提高1.7个百分点;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投入强度(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)为2.11%,比上年提高0.05个百分点。按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人员(全时工作量)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0.4万元,比上年增加2.7万元。
分活动类型看,全国基础研究经费822.9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9%;应用研究经费1610.5亿元,增长5.4%;试验发展经费13243.4亿元,增长11.1%。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5.2%、10.3%和84.5%。
分活动主体看,各类企业经费支出12144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6%;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2260.2亿元,增长5.8%;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072.2亿元,增长7.4%。企业、政府属研究机构、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.5%、14.4%和6.8%。
分产业部门看,高技术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2915.7亿元,投入强度(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)为1.9%;装备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6176.6亿元,投入强度为1.51%。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[3]中,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投入超过500亿元的行业大类有7个,这7个行业的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的比重为60.2%;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投入在100亿元以上且投入强度超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行业大类有9个。
分地区看,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(市)有6个,分别为广东(占13%)、江苏(占12.9%)、山东(占10%)、北京(占9.5%)、浙江(占7.2%)和上海(占6.7%)。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投入强度(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)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(市)有8个,分别为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江苏、广东、浙江、山东和陕西。
公报显示,2016年,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7760.7亿元,比上年增加754.9亿元,增长10.8%,增速较上年提高2.3个百分点;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.13%,比上年提高0.15个百分点。其中,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269.3亿元,增长8.5%,占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比重为42.1%;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4491.4亿元,增长12.5%,占比为57.9%。
国家统计局表示,近年来,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,总量保持在世界第二位,与位列首位的美国的差距正逐步缩小。但从研发投入强度看,我国与以色列(4.25%)、韩国(4.23%)、日本(3.49%)等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。从经费投入结构看,我国基础研究经费虽然实现两年连增,但仍处于较低水平,与发达国家15-25%的占比水平相比也有很大差距。从研发活动产出看,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在论文引用率、国际发明专利等方面还存在大而不强、多而不优等问题,研发投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。